18513957599

产品分类Product

位置:首页 > > 伊维白皮书
EVTank: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60万吨,CVD新型气相硅碳占比将快速提升
发表时间:2025-08-26     阅读次数:

详细介绍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硅基负极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4万吨,预计2025年全年将超过7万吨,同比增长76%。展望2030年,EVTank预计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60万吨。白皮书指出当前带动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增长的主要市场来自于手机数码等消费类电池电动工具等高倍率圆柱电池46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等,未来随着固态电池的逐步产业化,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技术路线来看,EVTank指出,目前硅基负极材料仍以硅氧为主,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硅氧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部硅基负极材料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CVD新型气相硅碳负极出货量占比仅为20%左右。EVTank预计随着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工艺的逐步成熟,预计2030年其出货量占比将超过75%,成为硅基负极材料的主流技术路线。从《中国硅基负极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中的技术路线图来看,硅氧负极也从第一代的普通硅氧逐步向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预镁硅氧和预锂硅氧方向发展,硅碳负极逐步由传统的机械球磨法向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工艺迭代。另外,EVTank表示纯硅和锂金属负极等新型负极材料也将在未来5年内迎来从实验室走向中试并逐步实现产业化。

从产业化布局来看,以天目先导、碳一锂宸、兰溪致德和硅宝科技等创业企业和跨界企业基本以硅碳路线为主,而传统的负极材料企业如贝特瑞、杉杉、中科星城等在之前硅氧技术的技术上也在转型CVD新型气相硅碳技术。从2024年出货量来看,国内企业贝特瑞依然是全球硅基负极材料龙头,其他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包括杉杉、紫宸、天目先导、兰溪致德、洛阳联创、国轩高科、石大胜华、壹金新能源等。海外在硅基负极材料有实际出货量的企业包括Group14、Daejoo、ShinEtsu、Posco等。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EVTank表示随着硅基负极材料的快速增长,将带动包括上游的多孔碳、硅烷等原材料;配套的导电剂、粘结剂、添加剂等辅助材料以及升华炉、CVD流化床、造粒与干燥设备、包覆与热处理设备等生产设备的快速发展。EVTank预计和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类似,未来硅基负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将成为行业趋势,从上游的硅烷、多孔碳到下游的硅碳负极材料并配套专用的导电剂和粘结剂的一体化项目将逐步增多

一、白皮书框架

第一章 硅基负极行业基本属性

一、硅基负极定义

(一)负极材料定义

(二)本报告统计范围

二、硅基负极分类

(一)硅氧负极

(二)硅碳负极

(三)其他硅基负极

三、硅基负极发展历程

(一)硅氧负极发展历程

(二)硅碳负极发展历程

四、硅基负极技术及工艺对比

(一)不同硅基负极产品特点对比分析

(二)硅氧负极不同工艺对比分析

(四)硅碳负极不同工艺对比分析

五、硅基负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一)主要问题

(二)潜在解决方案

第二章 2025年硅基负极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一、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一)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研究

(二)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研究

(三)不同类别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市场规模研究(硅氧/硅碳/其他)

(四)不同应用领域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市场规模研究(小型数码/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二、中国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一)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研究

(二)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研究

(三)不同类别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市场规模研究(硅氧/硅碳/其他)

(四)不同应用领域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市场规模研究(小型数码/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三、硅基负极材料成本及价格研究

(一)硅氧负极材料成本及价格回顾

(二)硅碳负极材料成本及价格回顾

(三)硅基负极材料降本路径研究

四、2025年硅基负极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章 2025年硅基负极材料竞争格局分析

一、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一)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硅基负极材料竞争格局

(二)中国不同区域硅基负极材料竞争格局

二、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全球主要企业硅基负极材料竞争格局

(二)中国主要企业硅基负极材料竞争格局

三、企业产能及规划研究

(一)主要企业硅基负极产能研究

(二)主要企业硅基负极产能规划

四、硅基负极材料竞争格局特点研究

第四章 硅基负极材料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结构图

(一)硅氧负极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二)硅碳负极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二、多孔碳市场研究

(一)多孔碳技术路径研究

(二)多孔碳供需关系研究

(三)多孔碳成本与价格研究

(四)多孔碳主要供应商研究

三、硅烷市场研究

(一)硅烷技术路径研究

(二)硅烷供需关系研究

(三)硅烷成本与价格研究

(四)硅烷主要供应商研究

四、氧化亚硅市场研究

(一)氧化亚硅技术路径研究

(二)氧化亚硅供需关系研究

(三)氧化亚硅成本与价格研究

(四)氧化亚硅主要供应商研究

四、硅基负极材料主要生产设备研究

(一)硅基负极材料主要生产设备类别

(二)硅基负极材料主要生产设备供应商研究

第五章 主要硅基负极材料产业链企业研究

一、贝特瑞

(一)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及基地研究

(二)硅基负极材料产品及技术路径研究

(三)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主要客户研究

二、Group14

(一)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及基地研究

(二)硅基负极材料产品及技术路径研究

(三)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主要客户研究

三、天目先导

(一)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及基地研究

(二)硅基负极材料产品及技术路径研究

(三)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主要客户研究

四、硅宝科技

(一)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及基地研究

(二)硅基负极材料产品及技术路径研究

(三)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及主要客户研究

五、圣泉集团

(一)硅基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情况

(二)多孔碳产品及技术路径

(三)主要客户研究

六、纽姆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主要设备产品研究

(三)主要客户研究

第六章 2025-2030年硅基负极材料发展趋势预测

一、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一)硅基负极材料技术发展路线图

(二)硅基负极材料主要产品参数发展趋势

(三)硅基负极材料工艺路线发展趋势

二、成本和价格预测

(一)制备成本预测

(二)市场价格预测

三、出货量及市场规模预测

(一)出货量预测

(二)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章 硅基负极材料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一、投资机会分析

二、投资风险分析


二、白皮书联合发布单位介绍

EVTank:全球领先的专注于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研究的权威第三方机构,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生产商、购买商、供应商、投资者、银行、政府提供独立而权威的专业研究服务。www.evtank.cn
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国家主管部门支持下依法设立的一家专注于新兴产业领域研究和咨询的第三方智库,研究院下设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中心、电子产业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中心。研究院主要服务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规划、招商服务、市场调研、行业研究理咨询、投融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专业服务。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重庆等地方设有分支机构。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独立研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专注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大数据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权威、独立和专业的第三方行业研究报告和数据。
【Email:service@evtank.cn;EVTank@163.com】
【Tel:18513957599,微信同号】


电话:18513957599  

客服热线:
18600590324